总有一种对比,让你摇头叹息。近日,一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。帖中称,每月2000元根本不够花,她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元生活费,却遭到拒绝,觉得很委屈。其中一句“每次我都是月底空了要去吃食堂”,更是语惊四座。
吃食堂竟成了最差选项,时代变了,观念也颠覆了。可怕的不是远超常人的数字,而是遭遇母亲拒绝后的“委屈”。觉得父母的高额付出是天经地义,觉得自己伸手张口是理所当然,觉得是父母对不起自己,这才是令人忧思之处。
有人说,现在不少00后是“富二代”。父辈积累了一定的财富,孩子的后勤保障水涨船高,这本身无可厚非,也符合社会经济规律。但所谓正常和平衡,关键点就在于量力而行。这个量力,不仅是量父母口袋之力,还要量自己未来创收之力。
现在有些大学生可以预见的问题是,在大学里的花费水平,很可能胜过将来的收入水平。一旦养成了收支倒挂的习惯,就会积重难返。难不成,一辈子都啃老吗?
每一位还在事实上啃老的成年大学生,都应有一种愧疚感。当然,这种愧疚感不应是心理负担,而是一种自我激励。
古时,成年意味着成家立业。如今十年寒窗变成了十几甚至二十几年,自立之期可以顺延,但要有一种“借贷意识”:自己是在延期汲取父母,将来也应更多地回报父母,而在回报到来之前,不妨节俭一些。
想当年,那些一月只有几百块生活费的大学生,如今大都成了格子间里忙碌的一员,他们不会觉得大学有多苦,反而认为是最美好的时光。再往前,那些带着米面上学的大学生,如今大都事业有成,他们回忆青春,也不会觉得那是委屈或残忍。所以,到了新一代,这份自知、自省也不该丢。
提倡量力而行,不是要求大学生做“苦行僧”,而是要懂得自食其力。想穿名牌、下馆子、游乐,有这些欲望没有错,但不要透支父母,自己能挣来才算本事。
无论时代如何变,无论经济条件有多好,节俭、自立这些美德和品质,作为人类社会的闪光点,从来不会变。我们不能在日渐富足的生活中,遗失这些品质而不自知。
大学生,可以暂不自立,但是不能没有自立意识。大学生之“大”,不在于年龄和个头,更不在于花钱大手大脚,而在于能力和担当。如果徒有大的年龄和身躯,而没有大的自立意识和大的精神品质,便难副其实。
上一篇: 困难企业可缓缴社保,其间免收滞纳金
下一篇: 盛世华诞 双节同庆